针焰燃烧测试仪是评估电子电气产品、汽车内饰及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核心设备,其通过模拟小火焰接触场景,量化材料着火危险性。本文结合国际标准GB/T 5169.5-2020及设备操作规范,解析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。
1.环境与设备检查:测试前需确保环境温度15-35℃、湿度45%-75%,并检查针焰燃烧测试仪外观无破损。每年需由专业机构校准火焰高度测量装置与计时器,每次开机后需点检气密性。
2.火焰参数调节:使用Φ0.9mm针状燃烧器,通入95%丁烷气,调节流量使火焰高度稳定在12±1mm。火焰温度需在23.5±1.0秒内从100±2℃升至700±3℃,可通过热电偶测温验证。
二、样品安装与测试准备
1.样品固定:将样品垂直夹紧于夹具,确保表面平整无杂质。若测试内部组件,需模拟实际安装状态(如PCB板需保留相邻元件)。
2.铺底层设置:在样品下方200±5mm处放置10mm厚白松木板,表面紧裹12-30g/m2标准绢纸,用于评估滴落物引燃风险。
3.燃烧器定位:将燃烧器调整至与水平面成45°角,确保针尖距样品底面8mm或侧面5mm,避免火焰直接接触边缘。
三、测试执行与数据记录
1.施焰与观察
设定施焰时间30秒,启动设备后火焰自动接触样品。观察燃烧现象,记录以下数据:
①余焰时间(tb):火焰移开后样品持续燃烧时间
②滴落物引燃情况:绢纸是否被点燃及燃烧持续时间
③火焰蔓延速度:若样品为线缆,需测量火焰沿长度蔓延距离
2.重复测试:同一批次需测试3个样品,取平均值作为结果。若单次测试异常(如余焰时间超60秒),需排查设备参数或样品状态后重测。
四、结果判定与报告
1.等级划分
V-0级:余焰时间≤10秒,无滴落物引燃
V-1级:余焰时间≤30秒,滴落物引燃绢纸但火焰≤30秒熄灭
V-2级:余焰时间≤30秒,滴落物引燃绢纸但火焰≤60秒熄灭
2.异常处理
若样品熔融导致火焰蔓延至铺底层,需在报告中注明“熔融滴落”并判定为不合格。

针焰燃烧测试仪的操作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,从设备校准到结果判定均需可追溯。通过精准控制火焰参数与铺底层设置,可确保测试结果与实际火灾风险高度相关。未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家居的普及,针焰测试将进一步向微型化、高精度方向发展,为产品安全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