氙灯老化试验箱作为模拟自然光老化的关键设备,其校准精度直接影响材料耐候性测试结果的可靠性。依据ISO 4892、ASTM G155等国际标准,校准需覆盖辐照度、温度、湿度及时间四大核心参数,误差范围需严格控制在±5%以内。

1.辐照度校准:光谱匹配与量值溯源
采用经计量认证的辐照度计进行校准,传感器需与试验箱光源波长范围(290-800nm)匹配。例如,美国Q-Lab的UC20辐照度计支持340nm、420nm单波长及300-400nm宽带校准,确保光谱响应一致性。校准时,传感器应置于样品架中心位置,距离光源50mm,与试样受光面保持一致。设备需定期进行线性校准,确保0-1500W/m2范围内示值误差≤10W/m2。
2.温度与湿度校准:动态平衡控制
黑标准温度(BST)或黑板温度(BPT)校准需使用多通道温度巡检仪,分辨率0.1℃。例如,将65℃±3℃作为标准测试温度,误差需≤1℃。湿度校准采用温湿度巡检仪,在50%±5%RH或65%±5%RH条件下,误差需≤2%。校准时需启动喷水循环,模拟实际测试环境,避免因湿度波动导致温度传感器误读。
3.时间与喷淋周期校准:循环逻辑验证
时间控制器需通过秒表比对,误差≤1秒。喷淋周期校准需验证喷水时间(如18±0.5分钟)与无水时间(如102±0.5分钟)的交替逻辑,确保总周期120分钟误差≤0.5分钟。例如,某型号试验箱因电磁阀老化导致喷淋延迟,通过校准可及时发现并更换部件。
4.校准周期与报告管理
建议每年至少校准一次,或根据使用频率缩短周期。校准报告需包含设备信息、校准参数、测试数据及评估结果,并由具备CNAS资质的机构出具。例如,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建立校准档案,将设备故障率降低30%,测试数据复现性提升至98%。
通过标准化校准流程,企业可确保氙灯老化试验箱长期稳定运行,为材料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。